-
家教感悟:帮孩子改正错误
有一次,我因为做错了一件事,就自己坐在沙发上生闷气。五岁的儿子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问:“妈妈,谁惹你生气了?”我说:“是我自己。”儿子听了,好奇地问:“你为什会生自己的气?”看着他那吃惊的表情,我连忙问:“你做错了事的时候,就不生自己的气吗?”儿子不以为然地回答:“我做错事的时候,你不是都打我了吗?”言外之意,打完不就完...
发布时间:2006-05-23 -
孩子安然度夏十项须知
夏日,小儿护理恰当,可使他们健康、愉快地度过一个酷暑。 1、不可在高温烈日下持久玩耍,以防中暑。 2、不可贪凉,不宜久吹电风扇,不能在空调房中久待。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哮喘患儿。 3、不能恣食冷饮,过食冷饮可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可使胃体血管收缩,出现不良反应。 4、出点汗,具有散热、散寒、排毒的功效。 5、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发布时间:2006-05-23 -
美国的孩子为什么胆子大?
国际夏令营的辅导员发现美国孩子胆子特别大,他们不怕天黑,不怕单独外出,不怕山高水急,也不怕昆虫野兽;说话“冲”,善交际,一般也较有主意,敢想敢闯;不需要大人陪伴,也从来没出过什么险情。在这方面其他国家的孩子就不如美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美国家庭一贯重视对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教育,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精...
发布时间:2006-05-23 -
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五大注意
① 当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例如看电视)一边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孩子打个招呼,取得孩子谅解。 ② 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③ 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
发布时间:2006-05-23 -
苦恼 父母与青春期子女交流沟通难
“我想与孩子沟通,可孩子不与我谈;我等着孩子与我交流,但孩子却不来。”这是许多家长目前与处在青春期子女难以交流而发出的感叹,也是他们遇到的最感头痛的问题。更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苦恼!那么,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现状如何?孩子与家长沟通的障碍在那里?家长与孩子应怎样交流与沟通?带着这样一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沟通难成...
发布时间:2006-05-23 -
教育孩子切忌武
四川省成都市一位母亲因殴打孩子不慎,导致孩子死亡而担上刑事责任。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家长在“武力”教育孩子时,往往因情绪激动而怒不择物,抓着啥打啥,致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摧残,甚至危及生命。以下常见伤害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一、头部伤害此为最容易发生死亡的伤害行为。儿童因为头颅部的比例较...
发布时间:2006-05-22 -
教育,请不要抛弃批评
长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不善于表扬和鼓励孩子,这使很多孩子缺乏自信,有不少教育专家就呼吁,要学会鼓励孩子! 于是,不知何时起,“无批评教育”成了大家共同膜拜的教育方式。老师被要求尊重学生,不准批评或变相地批评孩子;家长更是将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孩子稍有成就便大加赞扬,甚至有了错误也不敢批评,唯恐打消...
发布时间:2006-05-22 -
成功的考生父母的六大经验
考前几天,孩子复习功课方面大局已定,这时父母重点是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和身体适应,以下是五位高考状元及其家长归纳总结后的成功经验,供今年高考考生家长借鉴。 经验一 言辞适度“冷淡”,后勤尽心保障 考前家长应该尽量避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要过多地叮嘱孩子,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准备工作,唠叨会让人生烦,避免过分地照顾孩子,从言...
发布时间:2006-05-22 -
培养创造性六大绝招
1:不要有问必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在孩子身上尤甚,其基本表现就是不断地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有些问题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寻求答案。 2:赞美孩子...
发布时间:2006-05-22 -
警惕经典童话的危害
美国的教育研究专家近日称,经典童话给少儿心理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宣扬色情与暴力的影片。“全世界的孩子都在读同样的故事:公主因为长得漂亮,所以与众不同,过上了大富大贵的生活。这种故事看多了,那些自觉相貌平平的女孩一定备感挫折。” 专家们对168篇格林童话进行了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童话都有对外貌的描写,每篇平均14处,其中每5篇童话中...
发布时间:2006-05-19 -
两岁以下孩子不应看电视
孩子一两岁时就在电脑、电视等多媒体工具上学英语、看图说话,这种教育方式在如今的年轻白领父母中非常普遍,这些父母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身的经历让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实却是,“中国有900万至1200万儿童患斜视弱视。这其中,有近17%的儿童是由于过早接触多媒体”。“两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该看任何电视节目或者网络动画。”...
发布时间:2006-05-19 -
尖子生的十大秘诀
1、以学为先 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正是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 每天练跑途中记忆词语。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 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
发布时间:2006-05-19 -
让礼仪成为一种习惯
下午,在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二 (3)班里,记者和班里的小朋友一起跟着侯维先生上了一堂礼仪课。一个个生动的小品、一段段朗朗上口的童谣,孩子们很快就把餐桌礼仪、家中礼仪、学校礼仪和访客礼仪一一记在了心里。之前,受侯维先生的委托,本报将《跟侯维学礼仪》一书赠送给了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学校罗芳老师以此书为蓝本,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将...
发布时间:2006-05-19 -
父母四种养育风格决定孩子能力
要培养孩子有爱心、懂得照顾别人、善于与人交往,什么方法最有效? 是讲道理、培养习惯,还是为孩子做出榜样? 为什么同样的方法有的人用有效,有的人用却无效? 其实,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关键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在什么样的亲子关系中运用。 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教育...
发布时间:2006-05-19 -
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计划
前言: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奠定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将来与学校教育接轨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机会,家里成员应一起纳入生活教育中,不要只针对孩子做计划,并给予具体性的计划安排,让家庭的教育也能变得有条理而不散漫。 内文:现在的父母对于一个孩子的出生与成长,大多数是有计划和安排的。而新生代父母,也特别注重孩子的初期启蒙教育,并给予各种...
发布时间:2006-05-19 -
不仅仅是大班的功课
编者的话: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转折,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3月,我去听了杭州学军小学原校长杨一清老师在武林门幼儿园作的《幼小衔接,和谐发展》专题讲座,看到现场座无虚席,家长们认真地记着笔记,我心里有点疑惑,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上小学是很自然的过渡。这段时间,幼儿园大班的论坛里也在热议这个话题。再看看小学生家长的...
发布时间:2006-05-18 -
中国父母家庭教育的三个悲哀
总结一下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成功之处无外乎这四点:建立了融洽的亲子关系;既关心孩子的聪明,也关心孩子的善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但同时,指出几个我观察到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即由于父母自负导致的悲哀。 ● 悲哀一:为何教孩子学“乖”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
发布时间:2006-05-17 -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
[内容提要] 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由于其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表现出积极、消极两方面,本文就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产生于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
发布时间:2006-05-17 -
中学探索分科分层教学形式 学生可"走班"
一种分科分层的教学形式,正在一些学校推行,它被形象地称为“走班”教学。本期推出的山东潍坊和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的做法给我们以启示。当然,成功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不断探索,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 一种分科分层的教学形式,正在山东潍坊的很多学校推行开来,又被形象地称为“走班”教学。每到该科上课时,学生就...
发布时间:2006-05-17 -
当孩子出现交往难题时怎么办?
暑假,丽莉送7岁的女儿苔思去夏令营。可是,一连几天,苔思回到家都愁眉苦脸。她告诉妈妈说,自己在夏令营里很孤独,有3个女孩不欢迎她
发布时间:2006-05-17